www.muyu.org
    木鱼在线
  8.jpg (10929 字节)
 


说明: 木鱼在此文中大段的引用了如下各位的文章的内容, 木鱼并非是想剽窃各位的成果,只是想把各位的高见集中 到一起,以方便各位初学者。同样,如果其他人需要引用 木鱼写的文字,也可以自由引用,但是请保留这段文字或 者在文章的开始位置注明。
Eric .S. Raymond:还需要我介绍吗?
艾瑞克 S. 雷蒙德:和Eric .S. Raymond一道编著《Linux安装指南》
姜勇:翻译《Linux安装指南》
waterbird :AKA成员,翻译《如何成为一名黑客》
吴阿亭:《中国Linux论坛》版主,编著《LILO及引导软盘各种用法汇总》
魏星:我也想知道他是谁,编著《基于Linux的学习方法》

LINUX基础讲座

系统安装篇

木鱼精灵整理

  这些说起来很空的东东终于讲完了,下面我们就开始LINUX之旅吧!先看看魏星的看法:"对于熟悉Windows环境的人来说GNU/Linux的安装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对于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足以让许多闻风而动的人放弃了GNU/Linux的使用。安装过程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是硬件不支持,如声卡和显示卡,其中显示卡的问题一般是希望安装X-WINDOW环境而引起的,并且常常引起系统重启或安装失败。所以,魏星给大家的第一个提示就是可以考虑不安装X-WINDOW软件包; 其次如果你不是使用的Sound Blast系列的声卡,可以考虑不安装声卡;如果你的网络卡不识别可以考虑更换一块廉价的NE2000兼容网络卡,保证网络的正常工作对于调试客户/服务器方式的应用程序是必须的,网络服务启动成功但不能正常访问多是由于缺省的路由(default route)没有指定为网卡的地址引起。由于现在的硬件制造商还没有普遍提供Linux下的驱动程序,所以希望提供象Windows环境一样的硬件兼容的确有些困难。另外,建议做好可能要数次格式化硬盘的准备,实际上当你使用Linux系统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以前频繁格式化硬盘实际上是错误的。当然,由一个具有Linux使用经验的人进行指导安装是最好的选择。同样,有一本关于Linux系统指南的手册是入门时不错的参考,不过不用太厚的著作因为许多的著作涉及的软件介绍实际多是对软件文档的复制,最好的文档实际就在你的/usr/doc目录下,当然其文档主要是英文不过都不是太深奥,毕竟很多软件的作者并不是用英文作为母语,并且开始是可以从/usr/doc/HOWTO开始,如可读性极强的《DOS-TO-Linux HOWTO》《NET-3-HOWTO》等文档。在不熟悉UNIX命令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个类似pctools的软件mc,通过他你可以完成许多的文件操作,如文件的浏览、编辑、删除等,当然熟悉UNIX的基本命令可能是开始时的主要工作,UNIX的命令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有太多的选择项,其实开始只要会它的基本功能就行。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急于求成可能效果不好,和Windows入门容易深造难刚好相反Linux是入门困难而深造容易。"

  木鱼建议大家在选择版本的时候,刚开始可以选择中文的,一方面是安装的时候更亲切一点,更主要的是,好多的中文版本具备中文的HOWTO文档,非常的有价值,还有就是这些版本的命令用中文的帮助,很不错的。

  其实,学习LINUX要涉及很多的知识,比如硬件、比如网络……所以,如果你把LINUX掌握的比较熟悉,对其他的知识也应该比较了解了。对于具体学习LINUX,当然应该先安装LINUX,安装LINUX,当然应该先熟悉硬盘的分区知识。下面木鱼就先说说:

●硬盘分区的一些知识:
(先简单的说说,让各位有一个初步的映像,后面有详细的例子)
1、每个硬盘可以有四个主分区,其中只有一个活动分区,可以引导系统。
2、只有一个扩展分区,而且,如果有这个扩展分区的话,则只能有三个主分区;
3、扩展分区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几个逻辑分区;
4、逻辑分区不能作为引导分区。
5、硬盘的最前面是MBR,即主引导记录;是硬盘的第一个扇区,实际包括一小段的程序,定义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信息。
6、活动分区的第一个扇区,类似主引导记录MBR,负责装入并引导系统。
7、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定义逻辑分区的分区信息。

●系统的启动过程:
1、系统BIOS自检;
2、系统BIOS读取主引导记录,执行:
   1)读取分区表,判断活动分区;
   2)读取活动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引导扇区);
   3)引导扇区装入并启动操作系统;
3、现在,就由操作系统来控制机器啦!

  分区以三种类型出现: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简单地说,主分区是硬盘四个主要分区之一。如果你想在每一硬盘上拥有多于四个的分区,你需要创建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能分出许多逻辑分区。逻辑分区就建立在扩展分区的顶部,在扩展分区上你就拥有每个硬盘多于四个的分区。你不要把数据直接存在扩展分区上--它仅仅用作逻辑分区的集装箱。数据只存放在首分区或逻辑分区上。

  理论上,只有装载在主分区的操作系统才可以引导系统,但是一般的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工具,可以不用考虑这个限制。我以前常常建议大家建立几个主分区,把系统分别装在这几个主分区上面,但是发现好多的虫子们并不能很好的使用这个方案,因为这个方案需要一个软件来支持(比如System Command),在大家不能很好的使用这个软件的基础上,是不能顺利的安装系统的。我现在讲讲这个方案的基本原理:
  系统可以同时有几个主分区(而且只有主分区才可以引导系统),但是,当系统自检完毕后(当然是系统的BIOS基本的输入输出系统搞定的),如何知道把系统的控制权交给谁呢?这个就有一个激活的概念,我们在对硬盘分区的时候需要对某各分区进行激活,就是这个意思。当我们有多个分区的时候,就需要在BIOS交控制权的时候知道给谁,装了这个软件之后,就好办啦,BIOS把系统的控制权交给了比如System Command之类的软件,然后,这个软件弹出提示:你需要启动什么操作系统?当你自己选择一个操作系统之后,他再把你需要启动的系统所在的分区激活--而在这个分区有这个操作系统的引导记录,当然可以引导系统啦!
  而第二个方案就是用操作系统自己的启动管理工具来搞定。最好在安装系统之前,把硬盘的分区搞好,我举个例子win98+winNT+Linux三重启动的例子来讲述这个问题。 比如一个8G的硬盘,我们可以用Pqmagic之类的软件对硬盘分区:
1、 先划分一个2G的主分区,注意,必须是FAT16格式的,否则NT装不上的!这个是用来安装WIN98的;
2、 把剩余的空间划分为扩展分区;
3、 在扩展分区建立你需要建立的分区,比如需要安装NT,就建立一个NTFS的分区,需要安装LINUX,就建立一个Linux Native格式的分区和一个Linux Swap格式的分区。虽然这样完全可以建立多系统了。不过我建议大家,对于Win98和WinNT那边的系统,最好加一个至两个共用的分区作备份和共享数据等用途。而对于Linux这边,最好划一个或多个分区,一边在重新安装Linux的时候不用把数据给格了(也是备份数据的用途)比如建立一个分区,装载为/home,这样,你自己在Linux那时候建立的用户的数据就不会丢了,还有就是在/home/httpd/下面的自己的网站的资料也可以保留。至于交换分区建立的大小,一般的说法是内存的两倍,不大于128M。
4、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WinNT和Linux并不能正确的识别大于8G的硬盘(也不知是否通常说的1024柱面以后的硬盘,虽然有说Linux新内核可以支持,但是我用的2.2.12的内核不支持,不知何故——后来有大侠告诉我是LILO不支持而非内核不支持^_^),如果你的硬盘大于8G,嘿嘿,你就麻烦了。你必须把NT和Linux的分区放在8G以内,把8G以后的分区空出来。( 我知道可以分一个很小的分区,把根放到前面,其他的目录在后面,但是我这个不是入门嘛,先慢慢的来呗,这个方案比较的简单啦)。对于Linux是无所谓了,对于NT还娇嫩一些,在装完NT之后,需要安装NT的补丁包6,装好之后就可以继续使用这8G以后的分区了。
5、 综上所述,现在的扩展分区的情况是: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分区是2G的NTFS格式,用来安装NT;扩展分区的第二个逻辑分区是1.5G的Linux Native格式,用来安装Linux的根,就是 / 啦;扩展分区的第三个逻辑分区是500M的Linux Native格式,用来装载/home目录;扩展分区的第四个逻辑分区是128M的Linux Swap格式,当然是交换分区啦。(有说127M的,考虑到映射的问题,不过,你的现在硬盘那么大,何必吝啬那么一兆呢--哎,我知道这个是概念的问题,也不要打我嘛!)后面就统统的分为一个FAT16格式的分区,如果还有,就分一个FAT32的吧。要注意哦,FAT32分区NT是看不见的啊!自己考虑是用FAT32还是FAT16格式吧。再次提醒你注意,如果是8G以后的分区,千万别给分了,等等在分,不然NT就不乐意了!
6、 现在什么都搞定了,就可以安装系统了。首先,把win98的安装盘放到光驱里,……好了,Win98安装好了之后,把NT的安装盘放到光驱里,点击安装的文件(现在就可以拷贝NT的安装文件了,这个很傻瓜的,……之后,他就提示你启动系统了,然后,NT也装好了(记得把NT放到刚才计划好的NTFS格式的分区里哦);最后,把LINUX的安装光盘放到光驱里,启动系统,也记得把Linux放到Linux Native分区就可以了。
7、 如果现在你还有分区没有使用,那么就启动NT,把补丁包装好之后,继续分区,格式化……然后你就可以使用这后面的分区了。
8、 按这个方案安装好之后,系统是由Linux当总管的,系统启动的时候,把系统的引导权交给LILO,LILO问你,是启动Linux还是DOS,如果你回答DOS,系统就把引导权交给NT,NT就问你,是启动NT还是98。简单吧!系统就是这么听话! 这个方案的好处就是简单,不过有一点,如果98崩溃了……呜呜……LILO被覆盖了,要重新安装系统……(其实可以不用的,如果你以前有Linux启动盘,可以用启动盘启动后重新安装LILO)所以,这个系统安装完之后,最好把98下把设备驱动好,常用的软件安装好,然后用GOHST软件把系统备份下来,这样就高枕无忧了。

(下面是修改版的部分内容,更适合使用Windows98的用户)
  而第二个方案就是用操作系统自己的启动管理工具来搞定。最好在安装系统之前,把硬盘的分区搞好,我举个例子win98+Linux双重启动的例子来讲述这个问题。 比如一个8G的硬盘,我们可以用Pqmagic之类的软件对硬盘分区:
1、 先划分一个主分区(大约2G);
2、 把剩余的空间划分为扩展分区;
3、 在扩展分区建立你需要建立的分区,需要安装LINUX,就建立一个Linux Native格式的分区(大约2G)和一个Linux Swap格式的分区,至于交换分区建立的大小,一般的说法是内存的两倍,不大于128M。 。虽然这样完全可以建立多系统了。不过我建议大家,对于Win98那边的系统,最好加一个至两个共用的分区作备份和共享数据等用途。而对于Linux这边,最好划一个或多个分区,一边在重新安装Linux的时候不用把数据给格了(也是备份数据的用途)比如建立一个分区,装载为/home,这样,你自己在Linux那时候建立的用户的数据就不会丢了,还有就是在/home/httpd/下面的自己的网站的资料也可以保留。
4、 综上所述,现在的扩展分区的情况是: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分区是2G的Linux Native格式,用来安装Linux的根,就是 / 啦;扩展分区的第二个逻辑分区是1G的Linux Native格式,用来装载/home目录;扩展分区的第三个逻辑分区是128M的Linux Swap格式,当然是交换分区啦。(有说127M的,考虑到映射的问题,不过,你的现在硬盘那么大,何必吝啬那么一兆呢--哎,我知道这个是概念的问题,也不要打我嘛!)后面就统统的分为一个FAT32格式的分区。
5、 现在什么都搞定了,就可以安装系统了。首先,把win98的安装盘放到光驱里,……好了,Win98安装好了之后,把LINUX的安装光盘放到光驱里,启动系统,也记得把Linux放到Linux Native分区就可以了。
7、 按这个方案安装好之后,系统是由Linux当总管的,系统启动的时候,把系统的引导权交给LILO,LILO问你,是启动Linux还是DOS,如果你回答DOS,系统就把引导权交给NT,NT就问你,是启动NT还是98。简单吧!系统就是这么听话! 这个方案的好处就是简单,不过有一点,如果98崩溃了……呜呜……LILO被覆盖了,要重新安装系统……(其实可以不用的,如果你以前有Linux启动盘,可以用启动盘启动后重新安装LILO)所以,这个系统安装完之后,最好把98下把设备驱动好,常用的软件安装好,然后用GOHST软件把系统备份下来,这样就高枕无忧了。
(上面是修改版的部分内容,更适合使用Windows98的用户)

  刚才在宏观上阐述了整个的安装过程,现在就Linux的一些具体问题再说说。首先还是分区问题,LINUX至少要一个分区,为根文件系统使用。根文件系统将容纳LINUX内核和其应用软件。你可以把一个文件系统当作LINUX格式化的分区。文件系统用来装文件。最低限度,每一系统都必须有一个根文件系统。然而,许多用户喜欢用多文件系统--一个文件系统用于容纳目录树的全部主要分支。举个例子说,你也许会想要建立一个文件系统装/USR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注意:UNIX系统中用正斜杆"/"界定目录,而不像DOS用反斜杆)这时你就有一根文件系统和一/USR文件系统。

  每一文件系统都需要拥有自己的分区。因此,如果你要使用根和/USR文件系统,你必须创建两个LINUX 分区。建立多分区有如下优点:
  1.缩短系统启动时文件系统自检时间。
  2.文件增长不能跨越分区界限,因此你能用分区界限作防火线阻止想占用大量磁盘空间的程序,防止它们占据系统内核和其它软件所需的空间。
  3.如果你曾经在盘上发现一个坏块,格式化并恢复单一分区可以免去不得不从头做的痛苦。

  在今天的大硬盘上,良好的基本设置是拥有一个小的根分区(不大于80M),一个中等大小容纳系统软件的/USR 分区(最多300M左右),和一个 /home分区占据余下的可用空间。
  另外,大多数用户建立了一个用作虚拟内存的交换分区。假定你的计算机有16M内存,32M交换分区,就LINUX而言,你就拥有48M的虚拟内存。 当使用交换空间时,LINUX把暂时不用的内存页转移到磁盘上,这样一来,一次就可以在系统上运行更多的程序。但是,因为交换常常很慢,交换分区并非实际物理内存的替代品。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物理内存,而某些需要大量内存的程序(如X-视窗)仍然依靠交换磁盘空间来获得内存。
  交换分区的大小依据你需要多大的虚拟内存而定。一般建议你有至少16M的虚拟内存。因此,如果你有8M的物理内存,你只需8M的交换分区。请注意:每一交换分区在容量上不能超过128M。因此,如果你的内存需要大于128M,你得多建几个交换分区。你总共可有16个交换分区。不过这又何必呢,一个128M就凑合用吧。 哎呀,好容易把Linux装到我的机器里啦,现在开始学习吧!

黑客文化篇  系统安装篇  命令技巧篇